18岁毛片无码视频,国产精品免费观看视频播放,国内免费自拍视频,欧美-第1页-草草影院,全部在线播放免费毛片,三三级片美女自慰,亚洲天堂视频在线观看

歡迎光臨武威職業(yè)學院直屬附屬醫(yī)院! 今天是
加入收藏 · 設為首頁 · 返回學院首頁
您現在的位置: 首頁>醫(yī)療管理 > 正文

2015年醫(yī)院感染現患率調查分析

作者: 來源: 發(fā)布時間:2017年03月13日 點擊數:687 字號:【

2015年醫(yī)院感染現患率調查分析

 

為了解我院醫(yī)院感染發(fā)生情況,我院于2015年10月12日—2015年10月19日在全院范圍內開展了醫(yī)院感染的現患率調查。

1.資料與方法

1.1  調查對象  2015年10月12日——2015年10月19日所有住院患者,包括當日醫(yī)院、

死亡、專科患者,不包括當天新入院患者。

1.2  調查方法  調查人員有醫(yī)院感染專職人員和臨床科室人員組成,由醫(yī)院感染專職人員任組長;調查開始前1周,通知各臨床科室完善住院患者的各項與感染性疾病診斷有關的檢查;調查前由醫(yī)院感染專職人員對調查人員進行培訓,按查閱病例和床旁調查相結合的方法進行調查。

2.結果

2.1  醫(yī)院感染現患率   本次調查住院患者384例,實查384例,實查率為100%;醫(yī)院感染現患病例33例,醫(yī)院感染現患率為8.59%;社區(qū)感染病例31例,社區(qū)感染率是8.07%;醫(yī)院感染患者2例,醫(yī)院感染率是0.52%。見表1。

各科室醫(yī)院感染現患率、社區(qū)感染率、醫(yī)院感染率(%

科室

例數

現患例數

現患率

社區(qū)感染例數

社區(qū)感染率

醫(yī)院感染數

醫(yī)院感染率

肛腸

9

1

11.11%

1

11.11%

0

0.00%

骨康

32

0

0.00%

0

0.00%

0

0.00%

骨傷

33

0

0.00%

0

0.00%

0

0.00%

婦產

19

1

5.26%

0

0.00%

1

5.26%

外科

25

7

28.00%

7

28.00%

0

0.00%

康復

81

0

0.00%

0

0.00%

0

0.00%

內一

52

12

23.08%

12

23.08%

0

0.00%

內二

54

6

11.11%

5

9.26%

1

1.85%

血透

50

0

0.00%

0

0.00%

0

0.00%

內三

22

2

9.09%

2

9.09%

0

0.00%

急診

0

0

0.00%

0

0.00%

0

0.00%

兒科

7

4

57.14%

4

57.14%

0

0.00%

合計

384

33

8.59%

31

8.07%

2

0.52%

 

2.2感染部位構成比  社區(qū)感染部位前三位的分別是下呼吸道、胃腸道、皮膚軟組織,其中下呼吸道21例,胃腸道6例,皮膚軟組織3例。醫(yī)院感染部位的只有下呼吸道與腹腔內組織,并且各為1例。

2   感染部位分布構成比(%

部位

現患例數

構成比

社區(qū)感染

構成比

醫(yī)院感染

構成比

下呼吸道

21

63.64%

20

64.52%

1

50.00%

胃腸道

6

18.18%

6

19.35%

0

0.00%

皮膚軟組織

3

9.09%

3

9.68%

0

0.00%

上呼吸道

1

3.03%

1

3.23%

0

0.00%

腹腔內組織

1

3.03%

0

0.00%

1

50.00%

其他

1

3.03%

1

3.23%

0

0.00%

合計

33

100.00%

31

100.00%

2

100.00%

2.3 抗菌藥物使用和病原學送檢率

2.3.1  各科室抗菌藥物使用及病原學送檢率  在調查的384例中,有49例正在使用抗菌藥物,使用率為12.76%;治療性用藥的患者35人,病原學檢測23例,送檢率為65.71%。見表3

3   科室抗菌藥物使用率及病原學送檢率(%

科室

例數

使用例數

使用率

預防例數

構成比

治療例數

構成比

送檢例數

送檢率

肛腸

9

2

22.22%

1

50.00%

1

50.00%

0

0.00%

骨康

32

2

6.25%

2

100.00%

0

0.00%

0

0.00%

骨傷

33

6

18.2%

5

83.33%

1

16.67%

1

100.00%

婦產

19

3

15.8%

2

66.67%

1

33.33%

1

100.00%

外科

25

10

40.00%

3

30.00%

7

70.00%

1

14.29%

康復

81

0

0.00%

0

0.00%

0

0.00%

0

0.00%

內一

52

14

26.2%

1

7.14%

13

92.86%

9

69.23%

內二

54

7

12.96%

0

0.00%

7

100.00%

6

85.71%

血透

50

0

0.00%

0

0.00%

0

0.00%

0

0.00%

內三

22

2

9.09%

0

0.00%

2

100.00%

2

100.00%

兒科

7

3

42.9%

0

0.00%

3

100.00%

3

100.00%

合計

384

49

12.76%

14

28.57%

35

71.43%

23

65.71%

 

2.3.2  科室抗菌藥物聯合應用  我院抗菌藥物以一聯為主,聯合使用較少。使用抗菌藥物的49例患者中,一聯使用34例,占69.39%;二聯使用14例,占28.57%;三聯使用1例,占2.04%;無大于三種聯合使用抗菌藥物。

2.3.3  病原體  本次調查的病原體主要有金黃色葡萄球菌、其他克雷伯菌、大腸埃希菌、銅綠假單胞菌、鮑曼不動桿菌、其他不動桿菌;其中多重耐藥菌3條,1條為金黃色葡萄球菌,1條為鮑曼不動桿菌,1條為銅綠假單胞菌。

2.4醫(yī)院感染現患病例的高危因素  (1)年齡偏大,大于60歲的15例,40—59歲的6例,20—39歲的4例,4歲的2例,<1歲的2例;(2)患有基礎疾病:如慢性阻塞性肺心病、貧血、肺炎喘咳、慢性腎功能衰竭、糖尿病、原發(fā)性高血壓、、急性腦血管病等;(3)患有感染性疾?。焊刂苣撃[、右下腹切口感染、左足蜂窩組織炎、化膿性闌尾炎、上呼吸道感染、急性膽囊炎并結石、糜爛性胃炎并出血、支氣管擴張并肺部感染等; (4)手術類型:共手術5例,其中化膿性闌尾炎手術2例,肛周膿腫手術1例,右下腹切口感染手術1例,全子宮切除術1例;(5)手術切口類型:Ⅳ類切口手術3例、Ⅱ類切口手術2例。

3.討論

3.1醫(yī)院感染現患率調查 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,我院的醫(yī)院感染現患率為8.59%(國家衛(wèi)生部醫(yī)院感染現患率小于等于10.00%)。醫(yī)院感染現患率最高的科室為兒科,為57.14%;其次為外科,為28.00%;第三是內一科,為23.08%。分析原因:以上科室收治的患者多是感染性疾病,現患率偏高的科室兒科,社區(qū)感染4例,其中3例肺部感染,1例上呼吸道感染;其次是外科,社區(qū)感染7例,闌尾炎3例,急性膽囊炎、胃腸道感染、左足皮膚軟組織感染、右下腹切口感染各1例;第三是內一科,社區(qū)感染12例,10例肺部感染,1例膽囊炎,1例胸膜腔感染。發(fā)生醫(yī)院感染的2例,婦產科1例,為腹腔積液,內二科1例,為肺部感染。

3.2醫(yī)院感染部位   醫(yī)院感染并列第一位的是腹腔積液和肺部感染,全子宮切除手術1例,為器官腔隙感染,主要存在的高危因素有貧血、手術;肺部感染1例,主要存在的高危因素有腎衰竭、尿毒癥期、貧血、電解質紊亂、腎性高血壓等;全子宮切除手術預防手術部位感染關鍵要重視高危因素,積極處理相關因素,如糾正貧血,術中嚴格無菌操作和提高手術技巧,避免損傷過多組織,加重出血。尿毒癥患者預防感染的原則:主要是積極治療原發(fā)病,增強抵抗力,減少感染的發(fā)生;其次是注意保暖,避免風寒侵襲,預防繼發(fā)感染;再就是注意隔離,避免去人多的地方,防止交叉感染。

3.3標本送檢率和病原體種類  治療用藥送檢率為65.71%,說明我院的臨床醫(yī)師病原學送檢意識較前有所改觀,但有些科室仍然偏低,尤其是外科醫(yī)師對細菌學檢查結果信任度不夠,采用經驗性治療;另一方面說明外科患者周轉快,細菌培養(yǎng)結果回報周期長,費用高,不能及時的為臨床提供治療信息。因此,一方面應該鼓勵臨床醫(yī)師重視病原體送檢的價值,力爭在應用抗菌藥物前送檢標本,提高送檢率。另一方面加強微生物檢測的能力,推廣快速檢驗的技術,提高檢測陽性率。檢出病原體7株,檢出率30.43%,位于第一位的是大腸埃希菌,共2株,占28.57%;金黃色葡萄球菌、其他克雷伯菌、銅綠假單胞菌、鮑曼不動桿菌、其他不動桿菌各1株,各占14.29%。從病原菌構成情況看,以革蘭氏陰性菌感染為主,占85.71%,其中金黃色葡萄球菌、銅綠假單胞菌、鮑曼不動桿菌為多重耐藥菌,也提示我們多重耐藥菌已成為醫(yī)院感染控制的難點,因此今后我們應加強多重耐藥菌的監(jiān)測和管理,認真落實消毒隔離措施,加強醫(yī)務人員手衛(wèi)生,最大限度的控制耐藥菌的擴散,降低醫(yī)院感染發(fā)生率。

3.4抗菌藥物的使用管理 我院抗菌藥物使用率為12.76%。49例使用抗菌藥物的患者中,治療用藥35例,占71.43%;預防用藥14例,占28.57%;預防+治療0例,占0.00%;其中內科以治療用藥為主,外科以預防用藥為主??咕幬镆宦?4例,二聯14例,三聯1例,抗菌聯用以一聯、二聯用藥為主。說明我院在抗菌藥物使用管理上取得了一定成效,使用率較低,聯用用藥較少。

3.5醫(yī)院感染現患病例的高危因素 本次調查在感染因素的影響因素中年齡偏大、慢性阻塞性肺心病、貧血、肺炎喘咳、慢性腎功能衰竭、糖尿病、原發(fā)性高血壓、急性腦血管病等為患者自身因素,手術是醫(yī)務人員的創(chuàng)傷性操作。提示要積極治療患者基礎病,加強患者自身管理、治療和護理,其次要加強手術患者圍手術期的管理,嚴格執(zhí)行手術操作規(guī)范和無菌技術操作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感染科

2015.10.20

[打印文章] [添加收藏]